最新消息:

[langtc]自2022年1月5日起雅墨全球華文古典詩詞網與Facebook臉書社團古詩路結合.
本站支援使用新技術的中文網址
https://yamo.isthebe.st   https://雅墨.全球中文.myredirect.us[/langtc][langsc]自2022年1月5日起雅墨全球华文古典诗词网与Facebook脸书社团古诗路结合.
本站支援使用新技术的中文网址
https://雅墨.findhere.org   http://雅墨.全球中文.myredirect.us[/langsc]

Main Menu

最新文章

#81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72 綺羅香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25:22
七二、綺羅香

〔題考〕   
綺羅香用喻豪華旖旎之境,唐宋人多用於詩詞。如秦韜玉詩:「蓬門未識綺羅香,欲遣良媒益自傷;」歐陽修詩:「綺羅香裏留佳客,絃管聲來颺晚風。」詞調即取以為名。
 
〔作法〕   
本調一百零四字。首、次為四字對句,平仄相反,不能移易。第三句六字起韻,第一字可仄。第四句十字,上四下六,亦可分作兩句,但語氣須貫;第一、五字可仄可平。第五六句皆上三下四之七字句,上句平收,下句仄協,宜用對偶。上句第二、三、四,下句第二、四字,俱平仄不拘。第七句亦七字,可作上一下六,亦可作上三下四;而平仄不能易。結句七字,作仄平平仄仄平仄,(「不」字入作平)定格也。後闋首句六字協韻,上三字平,下三字仄,平仄一定。次句六字,第五字可平。第三句四字協韻,首字可仄。此二句亦可併作一句,成為上四下六,與前闋第四句相同。以下句法,悉與前同。至結句則為五字,上二下三,平仄不能移易。

綺羅香‧紅葉        張炎

    萬里飛霜,
    ◆◆◇◇(句)
    千山落木,
    ◇◇◆◆(句)
    寒艷不招春妒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仄韻)
    楓冷吳江、
    ☉◆◇◇(豆)
    獨客又吟愁句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正船艤、
    ◆☉☉(豆)
    流水孤村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似花繞、
    ◆☉◆(豆)
    斜陽芳樹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甚荒溝一片淒涼,
    ◆◇◇◆◆◇◇(句)
    載情不去載愁去。
    ◆◇☉◆◆◇▲(協仄韻)
    長安誰問倦旅,
    ◇◇◇◆◆▲(協仄韻)
    羞見衰顏借酒,
    ◇◆◇◇☉◆(句)
    飄零如許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漫倚新妝、
    ☉◆◇◇(豆)
    不入洛陽花譜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為回風、
    ◆☉☉(豆)
    起舞樽前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盡化作、
    ◆☉◆(豆)
    斷霞千縷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記陰陰綠遍江南,
    ◆◇◇◆◆◇◇ (句)
    夜窗聽暗雨。
    ◆◇◇◆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
#82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71 水龍吟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23:04
七一、水龍吟

〔題考〕   
毛先舒【填詞名解】云:「水龍吟,越調曲也;采李白詩:『笛奏龍吟水。』一名﹝小樓連苑﹞,取秦觀詞:『小樓連苑橫空』之句。」萬氏【詞律】云:「【嘯餘】又另收﹝莊樁歲﹞一調,解方叔詞;不知即﹝水龍吟﹞也。蓋解詞尾句云:『伴莊樁歲』,遂巧立此名。」按又有﹝海天闊處﹞一名,亦莫非取作者詞句以名,不暇深考。總之,﹝水龍吟﹞為正格,其取義更當遠於太白詩;蓋﹝易繫辭﹞「雲從龍」,疏:「龍是水畜,雲是水氣,故龍吟則景雲生」;正為本詞調名所由來也。惟此「吟」字,係連繫「龍」字,作動詞用,與樂府之﹝白頭吟﹞,﹝梁甫吟﹞之「吟」不同;以本調又名﹝龍吟曲﹞也。
 
〔作法〕   
本調一百零二字。首句六字,不用韻,第三字可平。次句七字起韻,為平起仄收之七言句。第三、四、五句皆四字仄句,第一字均可平仄不拘;惟末句須協韻,而三句語氣須連貫也。第六、七、八句亦四字句,上句用平,下兩句用仄,第一字平仄俱不拘,第三句須協韻,與前相同。第九句五字,上一字為豆,第二、四字俱可用平。第十句與上句語氣相貫,句法相同。結句六字,上三字分豆,平仄不能移易。後闋首句六字,仄起仄韻,第一、三兩字可仄可平。次句七字,上三下四,協韻,「被」字平仄不拘。以下第三句至第八句,與前闋第三至第八句同。第九句五字,上一下四,第二、四字平仄通用。第十句四字,第一、三字均可用平。末句四字,上一下三,平仄不能易,稼軒放翁,均如此作。有謂末二句實僅一七字句,下句第一字為襯字,此語殊不盡然,因另有七字句結尾體,句法大異,惟趙長卿用之,他家俱少用,不足為法。又此二句與上句語氣連貫,有併作四字三句,而上加一字豆者,亦屬非是。

水龍吟‧白蓮        張炎

    仙人掌上芙蓉,
    ◇◇☉◆◇◇(句)
    涓涓猶滴金盤露。
    ☉◇☉◆◇◇▲(仄韻)
    輕妝照水,
    ☉◇◆◆(句)
    纖裳玉立,
    ☉◇◆◆(句)
    飄飄似舞。
    ☉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幾度消凝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滿湖煙月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一汀鷗鷺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記小舟夜悄,
    ◆☉◇☉◆(句)
    波明香杳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渾不見、
    ☉◆◆(豆)
    花開處。
    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應是浣紗人妒,
    ☉◆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褪紅裳、
    ◆◇◇(豆)
    被誰輕誤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閒情淡雅,
    ☉◇◆◆(句)
    冶姿清潤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憑嬌待語。
    ☉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隔浦相逢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偶然傾蓋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似傳心素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怕湘皋珮解,
    ◆◇◇☉◆(句)
    綠雲十里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卷西風去。
    ◆◇◇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#83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70 瑤台聚八仙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17:19
七十、瑤台聚八仙

〔題考〕
瑤臺為仙人所居,錯見於唐人詩中;如李白之「會向瑤臺月下逢」,許渾之「曉入瑤臺露氣清」,李商隱之「更在瑤臺十二層」,皆是也。八仙之稱,最早亦起於唐,李白與賀知章、李適之、王璡、崔宗之、蘇晉、張旭、焦遂為飲中八仙,杜甫有【飲中八仙歌】,事見【新唐書】。本詞即併取上義以為名。且詞中有「醉餐石髓,白眼青天」句,正杜詩中「宗之瀟灑美少年,舉觴白眼望青天,皎如玉樹臨風前」之語,尤可見詞名之由來矣。又名﹝新雁過妝褸﹞、﹝八寶妝﹞。

〔作法〕
本調九十九字。首句四字,起平韻,第一字可仄。次句九字,上三字為豆,第二字可平;下六字協韻,平仄不能移易,且以第二字用去聲為佳。第三句四字;第四句六字,平仄俱不可易。第五六句乃七言詩句一聯,與﹝憶江南﹞第三、四句正同。第七句為三字句,協韻;仄平平乃係定格;與﹝憶王孫﹞第四句同。第八、九句皆四字句,上仄收,下平協,平仄有一定。後闋換頭。首句上四字全平,下二字全仄,不能易。(「兩」作平聲)第二、三句亦俱四字句,上加一豆耳;平仄不能移易。又語氣須貫,彷彿上五下四之九字句。第四五句與前闋第四五句同;惟此作前闋「也知遊事」為仄平平仄,後闋「峭壁誰家」為仄仄平平,似又相異,但吳夢窗作「雁風自勁」,則正與前半句法同也。第六句六字仄收,第一、三字平仄不拘。第七句八字,上一下七,即七言句冠一豆耳;然僅「抱」字可平。結尾十二字,分為三句,首為三字;次為五字;上一下四,末為四字。其中「石」與「白」,可平,「青」可仄;惟「青」作仄,則「白眼」俱當作平;夢窗作,其先例也。

瑤台聚八仙‧寄興        張炎

    秋月娟娟,
    ◇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人正遠、
    ◇☉◆(豆)
    魚雁待拂吟箋。
    ◇◆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也知游事,
    ◆◇◇◆(句)
    多在第二橋邊。
    ◇◆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花底鴛鴦深處睡,
    ☉◆◇◇◇◆◆
    柳陰淡隔裡湖船。
    ☉◇◆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路綿綿。
    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夢吹舊曲,
    ◆◇◆◆(句)
    如此山川。
    ◇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平生幾兩謝屐,
    ◇◇◇◇◆◆("兩"字作平)
    便放歌自得,
    ◆◆◇◆◆(句)
    直上風煙。
    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峭壁誰家,
    ◆◆◇◇(句)
    長嘯竟落松前。
    ◇◆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十年孤劍萬里,
    ☉◇☉◆◆◆(句)
    又何似畦分抱甕泉。
    ◆☉◆◇◇☉◆△(協平韻)
    中山酒,
    ◇◇◆(句)
    且醉餐石髓,
    ◆◆◇◇◆(句)
    白眼青天。
    ☉◆☉△(協平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
#84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9 永遇樂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13:52
六九、永遇樂

〔題考〕
毛氏【填詞名解】云:「永遇樂歇拍調也。唐 杜祕書工小詞,鄰家有小女名酥香,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諷,尤喜杜詞,遂成踰牆之好。後為僕所訴,杜竟流河朔。臨行,述﹝永遇樂﹞詞決別,女持紙三唱而死。第未知此調,創自杜與否。」所引故事不可考;大抵創自唐之中葉。萬氏【詞律】引晁無咎【消息】注云:「自過腔,即越調﹝永遇樂﹞。」是此詞又為越調也。

〔作法〕
本調一百零四字。首、次為四字對句,不用韻,「清」「山」二字均可仄。第三句為平仄平仄,起仄韻。第四五句亦為四字對句,第一字平仄不拘。第六句五字協韻,與﹝解語花﹞第三句同,惟第四字可拗作仄,此其異耳。第七八句又屬四字兩句,但不需對偶,而兩句第一句及下句第三字,平仄均可通用。第九句六字,協韻,第一字可平。第十句七字,上三字豆,第一字可仄。(此豆有作仄平平或平平平者,均非宜)結句六字,第一字可平,第二字不能作仄。(趙師俠作「緩步閬風仙苑」,不足法)後闋起二句,與前闋第七八句同。第三句六字協。第四句至第十句,均與前第四句至第十句同。結句四字作仄平仄仄,上一下三,定格也。

永遇樂‧綠陰        蔣捷

    清逼池亭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潤侵山閣,
    ◆◇☉◆(句)
    雲氣凝聚。
    ◇◆◇▲(仄韻)
    未有蟬前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已無蝶後,
    ☉◇◆◆(句)
    花事隨流水。
    ☉◆◇☉▲(協仄韻)
    西園支徑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今朝重到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半礙醉筇吟袂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除非是、
    ☉◇◆(豆)
    鶯身瘦小,
    ◇◇◆◆(句)
    暗中引雛穿去。
    ☉◇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梅檐滴溜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風來吹斷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放得斜陽一縷。
    ◆◆◇◇☉▲(協仄韻)
    玉子敲棋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香綃落剪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聲度深幾許。
    ☉◆◇☉▲(協仄韻)
    層層離恨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淒迷如此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點破漫煩輕絮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應難認、
    ☉◇◆(豆)
    爭春舊館,
    ◇◇◆◆(句)
    倚紅杏處。
    ◆◇◆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#85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8 一翦梅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11:28
六八、一翦梅

〔題考〕
宋人稱一枝曰一翦,元好問【牡丹】詩:「金刀一翦腸堪斷,綠鬢劉郎半白生」;是一翦梅者,即一枝梅也。古時遠地贈人,輒以梅花一枝,表相思。【荊州記】:「陸凱自江南,以悔花一枝寄長安與范曄,贈以詩曰:『折梅逢驛使,寄與隴頭人;江南無所有,聊贈一枝春。』」劉克莊詩:「輕煙小雪孤行路,折賸花寄一枝。」詞名﹝一翦梅﹞,即於斯取義也。

〔作法〕
本調六十字,七言與四言相間而成。首句為平韻七言句,但除第一字外,平入不能移易。次為四字兩句,句法平仄俱無二致,(第一字均可仄)故不妨用疊句疊韻;如李易安詞:「纔下眉頭,卻上心頭,」即其例也。第四句與﹝臨江仙﹞第三句同。第五第、六句仍為四字兩句,與次三兩句同。後闋全同前闋。

一翦梅‧春思        蔣捷

    一片春愁帶酒澆。
    ☉◆◇◇◆◆△(平韻)
    江上舟搖,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樓上簾招,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秋娘容與泰娘嬌。
    ☉◇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風又飄飄,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雨又瀟瀟。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何日雲帆卸浦橋。
    ☉◆◇◇◆◆△(協平韻)
    銀字箏調,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心字香燒,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流光容易把人拋。
    ☉◇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紅了櫻桃,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綠了芭蕉。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#86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7 風入松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09:12
六七、風入松

〔題考〕
毛先舒【填詞名解】云︰「風入松,古琴曲;李白詩︰『風入松下清,露出草間白』,詞取此以名。」【詞譜】云︰「漢吳叔文善琴,隱居石壁山,山多松樹,嘗盛夏撫琴于松下,遂作此操。」又按【風俗通義】︰「河間雜歌二十一章,內有﹝風入松﹞。」是本調調名,由琴曲而入樂府,復由樂府而沿為詞名,由來古矣。

〔作法〕
本調七十六字,前後闋同。首句七字,為七言平韻句。次句五字,為五言平韻句。第三句七字,平起仄收,不用韻,亦為七言句,而第三字不能用平。第四句七字,句法上三下四,第三字平仄可通用。結尾六字對偶兩句,與﹝何滿子﹞結句同。

風入松‧春園        吳文英

    聽風聽雨過清明,
    ☉◇☉◆◆◇△(平韻)
    愁草瘞花銘。
    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樓前綠暗分攜路,
    ☉◇◆◆◇◇◆(句)
    一絲柳、
    ◆◇☉(豆)
    一寸柔情。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料峭春寒中酒,
    ☉◆☉◇☉◆(句)
    迷離曉夢啼鶯。
    ☉◇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西園日日掃林亭,
    ☉◇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依舊賞新晴。
    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黃蜂頻撲秋千索,
    ☉◇☉◆◇◇◆(句)
    有當時、
    ◆◇☉(豆)
    纖手香凝。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惆悵雙鴛不到,
    ☉◆☉◇☉◆(句)
    幽階一夜苔生。
    ☉◇☉◆◇△(協平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
#87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6 瑞鶴仙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07:04
六六、瑞鶴仙

〔題考〕
蘇頲【龍池樂章】:「恩魚不入昆明釣,瑞鶴長如太液仙。」「瑞鶴仙」之名始此。【宋史五行志】:「至和三年九月大饗明堂,有鶴迴翔堂下;明日,又翔於上清宮。是時所在言瑞鶴,宰臣等表賀,不可勝紀。」﹝瑞鶴仙﹞之入詞,演為調名,亦昉於斯焉。

〔作法〕
本調一百零二字。首句五字,為平起五言句,起仄韻。次為九字句,上五下四,與﹝桂枝香﹞次句同。第三句五字協韻,與﹝祝英臺﹞第三句同。第四句亦為九字,與次句句法相似,惟上五字係仄句。顧稼軒詞作「似三峽波濤」,則亦為平句,全同次句矣。周美成詞,作「濃於酒,偏醉情人詞客」;則亦可作上三下六也。第五句四字,為平平仄仄,不可移易第六句七字,上三下四,「不」字可作平。末結十三字,上句七字,上三下四,平起平收,第一字須仄。下句六字仄協,第一字可平。但語氣,則十三字須一氣呵成。後闋首句二字,協韻,平仄一定。第二、三句為四字對句,「聽」字可平可仄。第四句四字協仄,與上兩句語氣連貫。第五句亦四字協仄,第一、三字平仄不拘。第六句六字,士三下三,協韻,平仄不能易。第七句九字,上五下四,與前闋第四句句法同,惟不協韻。第八句六字協韻,與上句語氣亦宜連貫,第一字「也」可平。結尾十一字,上三字豆,下作四字兩句,中惟「桃」字可仄,語氣須一氣貫注。

瑞鶴仙‧風懷        史達祖

    杏煙嬌濕鬢,
    ☉◇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過杜若汀洲,
    ◆☉◆◇◇(句)
    楚衣香潤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回頭翠樓近,
    ◇◇◆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指鴛鴦沙上、
    ◆◇◇◇◆(豆)
    暗藏春恨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歸鞭隱隱,
    ◇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便不念、
    ◆☉◆(豆)
    芳痕未穩。
    ◇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自簫聲、
    ◆◇◇(豆)
    吹落雲東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再數故園花信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誰問,
    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聽歌窗罅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倚月鉤欄,
    ◆◆◇◇(句)
    舊家輕俊。
    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芳心一寸,
    ☉◇☉▲(協仄韻)
    相思後、
    ◇◇◆(豆)
    總灰盡。
    ◆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奈春風多事
    ◆◇◇◇◆(豆)
    吹花搖柳,
    ◇◇◇◆(句)
    也把幽情喚醒。
    ☉◆◇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對南溪、
    ◆◇◇(豆)
    桃萼翻紅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又成瘦損。
    ◆◇◆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
#88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5 換巢鸞鳳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03:40
六五、換巢鸞鳳

〔題考〕   
鳳皇非梧桐不棲,【後漢書 仇覽傳】:「枳棘非鸞鳳所棲,」李商隱【鸞鳳】詩:「舊鏡鸞何處?衰桐鳳不棲。」是鸞鳳須擇巢而處也。又昔人每以「鸞鳳」喻新婦,如盧儲【催妝】詩:「今日辛為秦晉會,早教鸞鳳下妝樓。」是所謂「換巢鸞鳳」者,即喻女子嫁得其所也。本詞有「換巢鸞鳳教偕老」句,當即為謂名所本。

〔作法〕   
本調一百字,平仄互協,為他詞體格所無。首句四字,起平韻,第一字可仄。次二句共九字,即四字對句而加一字豆;「愁」「夢」二字平仄俱不拘。第四、五句為五字對句,亦即為平起之五言詩句,與﹝南歌子﹞起句恰相反。第六句七字,平起平協,與﹝瀟湘夜雨﹞第四句同,即平起之七言詩句。第七句八字,於四字分豆,句法頗似﹝醉太平﹞之起二句,惟上四字為豆,不須協韻。第八句為三字仄句,亦可作為下句之豆。末句七字,句法為六字加一豆,即換仄韻。(須同部韻)後闋協仄。首句二字,次句三字,俱協韻;平仄一定,不能易。第三句九字,上四下五,協仄,第三、五字平仄不拘。第四、五句亦為四字對句,俱不用韻;句法與﹝瑣窗寒﹞起句同。第六句六字,與﹝鵲橋仙﹞第三句同。第七句七字,係拗句,必作平仄平平仄平平,無一字可易。第八句亦七字,協仄;為平起之七言句。第九句三字,均用平聲。末句七字,上三下四,與﹝驀山溪﹞第四句同;惟上三字務作仄平平,不能移易。

換巢鸞鳳‧春情        史達祖

    人若梅嬌,
    ☉◆◇△(平韻)
    正愁橫斷塢,
    ◆☉◇◆◆(句)
    夢繞溪橋。
    ☉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倚風融漢粉,
    ☉◇◇◆◆(句)
    坐月怨秦簫。
    ◆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相思因什到纖腰。
    ☉◇☉◆◆◇△(協平韻)
    定知我今、
    ☉◇◆◇(豆)
    無魂可銷。
    ◇◇◆△(協平韻)
    佳期晚,
    ◇◇◆(句)
    謾幾度淚痕相照。
    ◆☉◆◆◇◇▲(換仄韻)
    人悄,
    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天渺渺。
    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花外語香,
    ◇◆☉◇(句)
    時透郎懷抱。
    ☉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暗握荑苗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乍嘗櫻顆,
    ☉◇◇◆(句)
    猶恨侵階芳草。
    ☉◆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天念王昌忒多情,
    ◇◆◇◇◆◇◇(句)
    換巢鸞鳳教偕老。
    ☉◇☉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溫柔鄉,
    ◇◇◇(句)
    醉芙蓉一帳春曉。
    ◆◇◇☉◆◇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
#89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4 雙雙燕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1:00:51
六四、雙雙燕

〔題考〕   
從來詞人騷客,感物興懷,每以鴛鴦燕子,方喻伉儷人生。梁簡文帝【金閨思】詩:「日移孤影動,羞睹燕雙飛。」盧照鄰【長安古意】詩:「雙燕雙飛繞畫梁,羅幃翠被鬱金香。」李白【雙燕離】詩:「雙燕復雙燕,雙飛令人羨。」元稹詩:「各各人寧宇,雙雙燕賀巢。」是﹝雙雙燕﹞之調名,有所從來矣。考吳夢窗詞有:「小桃謝後,雙雙燕飛來」句,本調疑即創自夢窗,而【詞苑叢談】載衛氏姊妹,唱史邦卿﹝雙雙燕﹞詞,至入汪蛟門之夢,則本詞之膾炙一時,亦可知已。

〔作法〕   
本調九十八字。首句四字,應作仄平仄仄,不可移易。第二句五字,上一下四,第一字可平;亦可作上二下三,吳夢窗詞如是。第三句,四字起韻,語氣須與上句相貫,而平仄不可移易。第四句四字,一、三兩字不拘。第五、六句均六字協,第一字俱可平可仄;惟「相」字應作去聲,方諧音律。第七句七字,上三下四,第二字可平;而第六字必當作平。此處「不」字,即以入聲作平也。結為六字兩句,上句平收,下句仄協,平仄不可移易。後闋換頭。起為兩字句,協韻,次句四字協韻,為平仄,平平仄仄,不可移易。第三句以下,與前闋相同。(「貼」字作平)

雙雙燕‧本意        史達祖

    過春社了,
    ☉◇◆◆(句)
    度簾幙中間,
    ☉◇◆◇◇(句)
    去年塵冷。
    ◆◇◇▲(仄韻)
    差池欲住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試入舊巢相並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還相雕梁藻井,
    ☉◆◇◇◆▲("相"作去聲)(協仄韻)
    又軟語、
    ◆☉◆(豆)
    商量不定。
    ◇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飄然快拂花梢,
    ◇◇◆◆◇◇(句)
    翠尾分開紅影。
    ◆◆◇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芳徑,
    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芹泥雨潤。
    ◇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愛貼地爭飛,
    ☉◇◆◇◇("貼"字作平)(句)
    競誇輕俊。
    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紅樓歸晚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看足柳昏花暝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應是棲香正穩,
    ☉◆◇◇◆▲(協仄韻)
    便忘了、
    ◆☉◆(豆)
    天涯芳信。
    ◇◇☉▲(協仄韻)
    愁損翠黛雙蛾,
    ◇☉◆◆◇◇(句)
    日日畫欄獨憑。
    ◆◆☉◇☉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#90
藏經閣 / 白香詞譜063 喜遷鶯
Last post by 樓子燕 - 2012-08-18, 00:58:09
六三、喜遷鶯

〔題考〕   
自毛詩有幽谷喬木之詠,舊時俗諺,遂以「梵遷」「喬遷」等為口頭祝頌之辭。唐宋科舉時代,更同後之「高標」「高升」等,為掇取巍科之代詞。如李中【送夏秀才】詩:「況是清朝至公在,預知喬木定遷鶯。」王禹偁詩:「姓名舊在鶯遷榜,詩什重題燕子樓。」陳樵詩:「幾時磋蠖屈,後日看鶯遷。」可知當時民間,對於「遷鶯」或「鶯遷」一詞之通俗普遍矣。胡適【詞選序】云:「【花間集】五百首,全是倡家歌者作的,即看其中許多科舉的鄙詞如﹝喜遷鶯﹞、﹝鶴沖天﹞之類,便可明白。」此調或加一「令」字;其四十七字一體,又名﹝鶴沖天﹞。蓋因韋莊詞有:「爭看鶴沖天」句也。萬氏【詞律】,收其四十七字另一體,亦名﹝燕歸來﹞。毛氏【填詞名解】云:「案毛文鍚,有『喬木見鶯遷』之句。」

〔作法〕   
本調一百零三字。首句四字起韻,「銀」字可仄。次句五字,上一下四,「稔」「閨」二字可平。惟「正」字必須作平,(音征)定格也。第三句四字,協韻,與上句語氣相連,合成上五下四之九字句,而平仄不可移易。第四、五為四字對句,句法同﹝沁圜春﹞第八、第九兩句。第六句六字,協韻,與上兩句相承,恰同﹝齊天樂﹞第三、四、五句。第六、七句為六字對句,一協一否,皆用仄收句法,與﹝離亭燕﹞起二句同。第八句三字亦即下二句之豆;而下二句,既可作上五下四之九字句,亦可作上三下六之九字句。如本詞,亦可於「遍嬉遊」略豆,以「寶馬」連下讀也。此處「勾」「寶」「香」三字,俱可平仄不拘。後闋起二字句,協韻,必作平仄。次句七字,上三下四,平仄不能易。第三句五字,協韻,為仄起仄收之五言句,語氣須與前句相貫。以下全與前闋同。(惟「不」字以入作平)

喜遷鶯‧閏元宵        吳禮之

    銀蟾光彩,
    ☉◇◇▲(仄韻)
    喜稔歲閏正,
    ◆☉◆☉◇(句)
    元宵還再。
    ◇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樂事難並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佳時罕遇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依舊試燈何礙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花市又移星漢,
    ☉◆◆◇◇◆(句)
    蓮炬重芳人海。
    ◇◆◇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盡勾引,
    ◆☉◆(句)
    遍嬉游寶馬,
    ◆◇◇☉◆(句)
    香車喧隘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晴快,
    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天意教、
    ◇◆◇(豆)
    人月更圓,
    ◇◆◆◇(句)
    償足風流債。
    ☉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媚柳煙濃,
    ☉◆◇◇(句)
    夭桃紅小,
    ☉◇☉◆(句)
    景物迥然堪愛。
    ☉◆◆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巷陌笑聲不斷,
    ☉◆◆◇◇◆(句)
    襟袖余香仍在。
    ◇☉◇◇◇▲(協仄韻)
    待歸也,
    ◆◇◆(句)
    便相期明日,
    ◆◇◇☉◆(句)
    踏青挑菜。
    ☉◇◇▲(協仄韻)

(◇平聲    ◆仄聲    ☉可平可仄   △平韻   ▲仄韻)
Powered by EzPortal